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上一世的记忆,吕布大多都已经记不清了,唯独白门楼那一幕,至今仍清晰的存在于他的脑海之中。
白门楼上吕布穷途末路,映像中时间很短,前后出场的人也仅有三个,曹操,刘备,高顺。
吕布记得尤为清楚,他低头求生,曹操却不容许他活,刘备也要他死,只有高顺,本可以活着的他,选择了同吕布共死。
这一世,吕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幽州寻刘备,然后将他杀死,只可惜天不遂人愿,去晚了一步。
他本想再寻曹操,却记不起曹操所在的地方,甚至还忘记了高顺的生平,只能在茫茫人海之中,大海捞针。
凭着记忆中白门楼的映像,吕布在快走出牧场的时候,终于回想起了这名身份卑贱的马夫,便是当年白门楼上的高顺。
吕布调头狂奔,跑得很快,很急。
端着筐马草的高顺打量了一眼拦住去路的高个青年,语气中带有疑惑“将军,您找我有事?”
吕布并未听见,就那么静静的看着眼前的汉子。
白门楼被俘之时,高顺已年过四十,绳索缚住了他的身躯,泥土灰尘沾满他的脸庞,衣甲残破,慷慨赴死。而现在的他,穿着马仆的灰旧长衫,手中端有一筐装满的干草,年岁正值中年,与当年的将军身份,天差地别。
唯有一点,从来都不曾变过,没有低眉和谄媚,有的只是天地间的浩然正气与压不垮的挺拔身躯。
高顺,始终都是高顺。
只是,他记不得了眼前的青年,吕布重生,高顺却死了。
无奈,却又悲凉。
吕布无数次的告诉过自己,这一世,定要找到高顺,报答他的前世之恩。如若不是高顺,吕布至死也不会醒悟,重获新生。
如今得见高顺,吕布的心情可想而知。
听见高顺口称‘将军’,吕布上下扫视了自己一眼,粗衣麻裤,外加一双再也寻常不过的黑底布鞋,实在是看不出哪里像个将军,遂笑着问道“你如何得知,我是一名将军,难不成我脸上刻了‘将军’二字?”
高顺既不点头也不摇头,口中缓缓道来“将军您刚刚步伐急促,却毫无破绽,手掌及各处指节厚茧遍布,想来定是常习武艺,而且使用的还是重型长兵。”
高顺语气顿了顿,目光转到刚刚跑至吕布身旁的李肃身上,再次说道“还有,连这位李肃什长都在您面前躬身低头,想来您最不济也是名校尉,称呼您为将军,没有不妥吧。”
在知晓眼前之人来头不小的情况下,高顺的语气依旧不卑不亢。
李肃听到这话不乐意了,张口便斥责起来“高顺,你放肆,你知道站前你面前的人是谁吗!他可是……”
不等李肃说完,吕布就抬手打断了李肃接下来想说的话。刚刚在高顺说话的同时,吕布也留心观察了高顺许久。
戏策不修边幅,头散乱常常如头顶鸡窝。高顺则与之相反,每一根丝要么收入头顶,要么敛入双鬓,用一块蓝色巴掌大小的方巾和一根二指粗的褐色布条,在头顶结起个圆髻。方巾褪色得厉害,泛起灰白,仅剩丁点浅淡的蓝色。
高顺的眉如横峰微微上斜,双目有神,起了少许干皮的两唇之间夹有一条直线,没有半点弧度,坚毅沉稳的面庞,不言苟笑。
衣衫简朴,上下却没有一处褶皱,步子行进间距,每一步都是两尺。
严谨到近乎苛刻。
他的身子挺直,如同古柏,仿佛这世上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压垮他的脊梁。
而与高顺差不多身高的李肃,在吕布身旁佝着身子,倒显得颇为滑稽。
吕布是个很直接的人,问话的方式也是开门见山“高顺,离开这里入我狼骑营,如何?”
面对吕布的出言相邀,这个衣着朴实的汉子怔在当场,愣了足足有三秒钟的时间。
然后,他将手中的箩筐放在脚旁,身子直起,双手抱拳行了个标准的军礼,口中婉拒了吕布“多谢吕将军抬爱……但,高顺不愿去狼骑营。”
温榆许笃琛温榆许笃琛许笃琛温榆许笃琛温榆...
作品简介结婚刚一年,老公挽着她闺蜜的手一脚踢掉她肚子里的孩子。噩梦醒来,一个天神般的男人捏着一张支票说要买她,离婚当日,他扯着她的手就去领了证。从此她叶以念成了申城人...
火爆新书万人追更这是一支由一群不要命的疯子组成的特种部队,只听命于最高领导人,没有番号,没有档案,一切都是空白,就连名字都是敌人给取的,称它为敢死队!敢死队所过之处,寸草不生,天地色变!屠夫一怒,血溅五步,世界颤栗!敢死队的口号完不成任务,绝不活着回来!这一天,他从敢死队来他从敢死队来o3他从敢死队来...
作品简介湘西赶尸究竟有多恐怖?高考落榜的我,无意间干起赶尸的营生,岂料第一次赶尸,就碰上了一具美艳绝伦的女尸...
简介关于异能小农民小农民的传奇神话不要小看种地的,种地也可以种得翻手为云,覆手为雨不要低估小农民,农民也可以引来美女垂青,蝴蝶争蜜!锦鲤在手,天下我有!种瓜种草种神药,养花养鱼养神犬!...
是由明末清初的计六奇根据当时流传的各种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,记载了明万历至崇祯时期北方地区相关史实。全书共二十四卷,起自明万历二十三年(公元1595)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兴起东北,止于明崇祯十七年(公元1644)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。全书分年记事,于崇祯一朝最为详尽。而李自成攻入北京后的史事,几乎按日排比,每日记录。每年之中,又以纪事本末体逐事标立名目,取材广泛,记事有序,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比较准确,也有少部分内容属于当时广泛流传的封建迷信内容。本书收集史料宏富,叙事清晰,学术价值较高,是研究明末农民战争和明清之际民族斗争的重要历史资料。目前该书尚未有白话文翻译,为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,作者在翻译本书时,对本书的篇章进行了一些编排,使之更简明清晰成体系化和便于查找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