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燕文学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36章 季考(第2页)

任俊杰答:曲能有诚,诚则形,形则着,着则明,明则动,动则变,变则化。唯天下至诚为能化。

任俊杰挥挥洒洒的将1o道帖经题给答完了,为原主的功底点个赞,加上他这段时间的勤学苦读,这种小题他还是轻轻松松的。

接下来就是5道墨义题了,这墨义题就是从四书五经中挑一句话,让你以书面的形式,简单直接的回答题目,也就是简答题。

第一道题:孟子曰:人有不为也,而后可以有为。

任俊杰答:对,有不为,知所择也。惟能有不为,是以可以有为。无所不为者,安能有所为邪?谨对。

这就是墨义题的书面形式答题,先写“对”,再写内容,最后以“谨对”结尾。

“。。。”

第五道题:子曰:夫召我者而岂徒哉?如有用我者,吾其为东周乎?

任俊杰答:对,圣人以天下无不可有为之人,亦无不可改过之人,故欲往。然而终不往者,知其必不能改故也。谨对。

任俊杰挥挥洒洒的也将这五道墨义题给做好的,这对于他来说soeasy,问题不大,这些慢慢做慢慢想,他还是可以的。

难的就是那些截搭题,也就是考官将一句话写一半或者打乱,让你去猜,这才让人崩溃,不过截搭题要在院试才会出现,所以他要想考取功名,那还须要努力将四书五经给背熟了。

此时是早上7点半,还有4小时半才收卷,但任俊杰也不敢耽误,直接做起了策论题。

这次书院季考的策论题:安国全军之道。

任俊杰看着题目,小脑袋飞的转动着,这句话出自《孙子兵法》,原句:故明君慎之,良将警之,此安国全军之道也。

意思是:对待战争,明智的国君应该慎重,贤良的将帅应该警惕,这是安定国家保全军队的根本道理。

这道题是明朝嘉靖十四年的殿试策论题。

任俊杰不急着动笔,他要构思一番,现在就是考验他写小作文的能力了。

一个优秀的读书人可不单单只会背几页书,能考上秀才的,哪一个不是学识渊博?只不过是受于当时的环境,眼界只能看到这么点,所以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回头看,才会觉得以前的读书人迂腐。

就好比我们现在回头看看小时候做的事情,是不是觉得有些幼稚或尴尬,都是一个理。

还有人说科举取士是封建糟粕,但你们却不知道,如果没有科举,普通人根本难有出头日,科举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制度,从民间选拔官员,跨阶层流动,不至于让权力都掌握在贵族手中,存在一千多年的制度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,只不过是这套制度不适合现在罢了。

要解策论题,就要结合现在朝廷的基本情况,有论点有论据,再提出自己的看法写上去。这就能看出上书院学习和自学的差距了。

上书院学习,夫子会给你讲现在大环境是什么样的,有什么政策,那里那里又生什么事等等,自学就只能靠自己摸索,闭门造车,啥都靠自己想像,除非你是世家子弟,从小见多识广,否则你很难有优势,这也就是农门难出贵子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任俊杰这段时间以来,对大魏已经很了解得很清楚了,课堂上山长也经常讲过。

现在大魏建国六十三年,正是国力强盛之时,经过三代帝王的修养生息,现在大部分地区百姓都安居乐业,除了开国初打的两个大仗外,这些年没啥大的战争,但边境摩擦小事还是有的。

大魏在休养生息的同时,北方的大辽也是虎视眈眈着,不过前些年东北女真部落的强势崛起,打破了两个大国的对立,现在国际上的关系很是微妙。

女真部落原本是臣服于大辽的,但那里有压迫,那里就有反抗。女真反了,还建立了帝国“大金”,自此,大辽多了一个头疼的敌人大金。

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,大金现在对于大魏的态度,至少还是友好的。

但没有永远的朋友,也没有永远的敌人。正史中的北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。

热门小说推荐
温榆许笃琛

温榆许笃琛

温榆许笃琛温榆许笃琛许笃琛温榆许笃琛温榆...

光芒万丈不及你

光芒万丈不及你

作品简介结婚刚一年,老公挽着她闺蜜的手一脚踢掉她肚子里的孩子。噩梦醒来,一个天神般的男人捏着一张支票说要买她,离婚当日,他扯着她的手就去领了证。从此她叶以念成了申城人...

他从敢死队来

他从敢死队来

火爆新书万人追更这是一支由一群不要命的疯子组成的特种部队,只听命于最高领导人,没有番号,没有档案,一切都是空白,就连名字都是敌人给取的,称它为敢死队!敢死队所过之处,寸草不生,天地色变!屠夫一怒,血溅五步,世界颤栗!敢死队的口号完不成任务,绝不活着回来!这一天,他从敢死队来他从敢死队来o3他从敢死队来...

点天灯

点天灯

作品简介湘西赶尸究竟有多恐怖?高考落榜的我,无意间干起赶尸的营生,岂料第一次赶尸,就碰上了一具美艳绝伦的女尸...

异能小农民

异能小农民

简介关于异能小农民小农民的传奇神话不要小看种地的,种地也可以种得翻手为云,覆手为雨不要低估小农民,农民也可以引来美女垂青,蝴蝶争蜜!锦鲤在手,天下我有!种瓜种草种神药,养花养鱼养神犬!...

穿越必备: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

穿越必备: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

是由明末清初的计六奇根据当时流传的各种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,记载了明万历至崇祯时期北方地区相关史实。全书共二十四卷,起自明万历二十三年(公元1595)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兴起东北,止于明崇祯十七年(公元1644)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。全书分年记事,于崇祯一朝最为详尽。而李自成攻入北京后的史事,几乎按日排比,每日记录。每年之中,又以纪事本末体逐事标立名目,取材广泛,记事有序,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比较准确,也有少部分内容属于当时广泛流传的封建迷信内容。本书收集史料宏富,叙事清晰,学术价值较高,是研究明末农民战争和明清之际民族斗争的重要历史资料。目前该书尚未有白话文翻译,为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,作者在翻译本书时,对本书的篇章进行了一些编排,使之更简明清晰成体系化和便于查找。...